茶與茉莉花
將香香的新鮮花朵和新茶同燜,茶葉中便有香味了,如玉蘭花茶、桂花茶、珠蘭花茶、梔子花茶,但最有名的是茉莉花茶。
梔子、茉莉、秀英,是花茶的靈魂,美麗茶與美麗茉莉花,真是台灣之最光采呀!
時間:清。
是的,清朝。1796年以降。
我現在要說的是台灣的茶。
台灣原本有一種野生茶,但品種和茶(Tea)並不相干,只是一種葉片曬乾後可以煮水當飲料的植物。目前的茶是兩百多年前先民由福建移民時攜來,初時用茶種籽播種生長,最早的茶種在台北南港山區。
無論烏龍或包種,產製技術都來自福建,所以,台灣茶種在山區,茶壠的種植方式、排列,由外貌看與福建相似度百分之九十九。
到清朝後期,台灣最大的生產與出口物都是茶葉,茶葉產銷選擇由原先的南部移往北部,以致後來北部變成了台灣重心(想想那時的北部山區滿滿的茶壠)。
曾經有一段時間(1856-1875年)幾近二十年英國茶商約翰杜德John Dodd與「台灣茶葉之父」李春生合作,以「福爾摩沙茶(Formosa tea)」外銷美國,搏取了名聲也賺了錢,使台灣茶葉有了新生命,杜德對台灣茶業貢獻極大。
台灣,茶之寶島
這一段時間過後,美國市場漸漸消沉。1895年日據時期開始,日政府重視茶葉產製,台灣茶商漸漸抬頭,市場不再受洋行及洋人主控。
日本政府對台灣茶研討、試驗並有極佳成績,但二次世界大戰的來臨使種植糧食這事更重要,於是茶葉減產。
經過二戰,經過台灣光復後的艱困,經過國民黨初來台灣的混亂,台茶一點一點地再度站起。到1970年,經濟起飛,咖啡大步跨入台灣餐飲,愛茶人興起重建茶王國念頭,第一間茶藝館在台北創設,由初時叫好不叫座到茶藝館結合餐點而變得受歡迎,其間又是十數年,這幾年兩岸三通大陸人瘋狂喜愛台灣茶,台灣茶又進入一個新境界。
台灣茶在台灣幾乎全台分布,以台灣十大名茶來說:
凍頂烏龍茶(南投鹿谷)
文山包種茶(台北南港、汐止、新店、文山、坪林、石碇、深坑)
東方美人茶(台北坪林、石碇、新竹、苗栗)
松柏長青茶(南投名間)
木柵鐵觀音(台北木柵)
三峽龍井茶(台北三峽)
阿里山珠露茶(嘉義竹崎)
台灣高山茶(海拔1000公尺以上茶園所產製的烏龍茶,如南投杉林溪、嘉義阿里山、台中福壽山、梨山、花蓮大禹嶺、玉山)
龍潭龍泉茶(桃園龍潭)
日月潭紅茶(南投魚池)
台灣真的是茶的寶島啊!鄉鄉有茶樹,茶樹皆名茗。
若是將香香的新鮮花朵和新茶同燜,茶葉中便有香味了,如玉蘭花茶、桂花茶、珠蘭花茶、梔子花茶,但最有名的是茉莉花茶。
茉莉,花茶的靈魂
說花茶得先說鼻煙。
鼻煙是由美洲印地安人發明、吸用的東西,明萬曆九年(1581年)隨義大利教士利瑪竇到中國和自鳴鐘、萬國圖一起進貢給皇帝,最早稱「士拿乎」(「snuff」的譯音),到清雍正年間雍正給命名為「鼻煙」。
剛開始是北平煙莊(古早及現在才稱北京),煙莊銷售福建的鼻煙,主事者發了奇想,將福建省長樂縣生產的茉莉花拿來薰製鼻煙,一時鼻煙除了煙香又增了花香,很是迷人。而,茶商中也有聰明人,他們如法炮製,將茉莉花放入綠茶中一同, 窨製出花茶,當然,茶香增了花香,也迷人極了。
台灣茶進入窨花製造約是清咸豐初年(1852年左右)。到1873年,台灣茶發生第一次危機,當時製售的烏龍茶成本高賺不了什麼錢,大茶商停止向茶農收購茶葉,小盤便將茶售賣到福州,窨製成「花香茶」解決了茶葉危機。
1882年台灣將福州獨有的單瓣茉莉花引入彰化種植,台灣茶正式開始 窨花加工及銷往大陸,大陸稱之「台灣包花茶」,另有一稱即「香片」。
1890年光緒年間台灣花茶開始輸入荷屬東印度(印尼)、爪哇。
1900年大量「三色花茶」(梔子花、茉莉花、秀英花)銷往荷屬東印度。到1926-1930僅只5年,每年皆銷300萬公斤,同時也打開中國東北、香港等市場。
台灣花茶對台灣貢獻多麼多麼大!
梔子、茉莉、秀英,是花茶的靈魂,秀英是單瓣茉莉的一種,可能是「素馨」的誤傳,又稱蔓茉莉。(名字叫秀英的女孩不要嫌自己的菜市場名,妳是素馨,是木樨,是蔓茉莉,美又清香呢!)
茉莉花品種極多,我們一般說的是雙瓣茉莉J.sambac,或稱Jasminum sambac,木樨科,素馨屬。梵文為Mallika,高1-3公尺,灌木,分布在印度、菲律賓、緬甸、斯里蘭卡。目前花茶幾乎都用雙瓣茉莉製作。香氣及滋味單瓣都比雙瓣為優,只是單瓣難培,產量也少,便求其次。
鮮花調,世界傳唱
曾經,台灣許多地方植有窨茶花,台灣百大竹枝詞中有兩首竹枝詞:
「大橋千尺枕江流,畫舫笙歌古渡頭,隔岸素馨花似雪,新風吹上水邊樓。」
「三重埔接二重埔,萬頃花田萬斛珠,穀雨清明都過了,採花曾似採茶無。」
當時的三重埔為茶而種的花數量甚是驚人。一直到民國60年,三重埔溪尾、淡水河岸及河之東區、台北橋沿河土地,都有著大片香花園。
而彰化一直以來都是廣植茉莉花之地,全盛時約有100公頃地種茉莉花,到如今花壇鄉也仍有40公頃的茉莉花田,花壇鄉種植茉莉花佔全台80%!
不過許多人或許不知道台北市雙園區也曾為了茶種有大片茉莉花、梔子花,東園街、西園街在日據稱東園町、西園町時就是「東邊一個大花園,西邊一個大花園。」種了大片茉莉花和梔子花。
清朝原稱「鮮花調」的一首民間小調,1920-1924年間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將之寫入他最後的歌劇《杜蘭朵公主》,這便是與〈公主徹夜未眠〉一同傳唱全世界的〈茉莉花〉。
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
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
芬芳美麗滿枝椏
又香又白人人誇
讓我來將你摘下
送給別人家
茉莉花呀茉莉花
美麗茶與美麗茉莉花,真是台灣之最光采呀!